| | | | | |
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
位于儋州市白馬井鎮,距那大鎮50多公里。主要景觀有"白馬涌泉"和伏波將軍廟。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,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涌出清泉得名。后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漢代英雄而造伏波廟設伏波井,于是"白馬涌泉"和伏波將軍廟便成了旅游勝地。
傳說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鎮守邊陲,南征途中來到海邊,兵饑馬渴不見淡水,結果將軍的白馬四蹄掘沙出水,拯救了隊伍。后來,人們為紀念這位漢代英雄,建伏波將軍廟設伏波井。
郭沫若1961年游覽考察白馬井時寫的《白馬井港》詩,在詩序中有段關于古跡的考證的文字:在港口附近,聞跡有井,有祠祀伏波。傳說伏波將軍來此時,有白馬蹴地得泉,鑿井因名“白馬”。此望文生訓之說耳,實則白馬即是伏波,古無輕唇音,伏讀如白,波馬音亦相近。由此古音,可斷定伏波將軍確曾前來儋耳。唯不知系路伏波還是馬伏波。
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到海南,海南民間有傳聞。但海南也有部分學者據史料考證后認為:馬伏波本人沒有來過海南。
盡管如此,海南人民并未忘記馬伏波復立珠崖的功勞,在時光流逝近2000年后的今天,伏波將軍的威名仍在海南傳頌。“白馬涌泉”和伏波將軍廟也成為如今人們瞻仰英雄、“飲水思源”的地方。